構建物流生態圈 踐行企業混合云戰略
發布時間:2022-12-05 16:40:58
構建物流生態圈 踐行企業混合云戰略
在這個行業里面有幾個大的趨勢:第一個趨勢一定要談O2O,我們雖然談電商,但是我們也必須要看到傳統,傳統加電商門店的配送,以及倉的直接配送,這種O2O的模式是現在非常重要的商業模式。在O2O模式下,大家學過供應鏈的都知道,最難的還是庫存,我們的安全庫存應該部署在什么地方。現在很多做O2O的企業都對庫存管理感到非常具有挑戰性。如果是線上,如果有網站,線上會有庫存,我們叫可售庫存,可售庫存的量通常是要做一個定義,同時我又會有線下庫存,我們現在看到很多服裝企業,很多做O2O的企業,他在倉這一塊已經把線上和線下庫存合并管理,并不會分兩大塊來做。從物流資源整合來講這是非常重要的。
同時我們要看除了線上、線下總倉庫存,還有門店庫存,門店庫存是我們在零售終端這塊最重要的,這么多庫存怎么分布,分多少到門店、到總倉,放多少給線上來銷售,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命題。我們在座的很多做供應鏈的人,包括我們做物流的人,也都在解決這樣的問題。不同類別的貨品采用的物流策略不一定能統一。我們看到現在服裝行業的店與店之間大量的調撥,我們看到很多企業倉與倉之間的大量調撥,其實換言之,我們供應鏈的庫存管理做得不夠好,如果你做得夠好的話,不會有這么多調撥的。無論是采用自建物流網絡,還是采用云倉解決方案都需要面對這個庫存問題。
另外就是跨界來做物流的,互聯網公司做物流的,也有物流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現在有很多類似的平臺公司,嚴格來說,這和第四方物流的定義相同,只是業務互聯網化了。
最后是人力資源成本的提升,現在我們對自動化的要求越來越高了,剛才有幾個朋友說,我們現在要投資設備,中國的老齡化和人力資源成本提高,使得我們必須要提升所有的運作效率,也就是說能靠機器的不再靠人了。這個也是很重要的趨勢。
外包物流,使得供應鏈協同和可視化成為難點
物流外包模式下的作業協同和可視化成為難點,我們現在不管是你在做第幾級的物流都在談KPI考核,我們大貨主對我們會考核,對我們的專線、第三方會考核。現在考核的及時性不高,數據精度不高,人力成本非常高,效率非常低,這樣考核的效果并不怎么樣。什么樣的方法可以讓我們的考核更有效,更加自動化、準確,這個也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
物流生態圈的形成:互通互聯,協同可視
在整個互聯網+的大環境下,今天很多同志已經談到了生態圈,我們唯智也非常認同這樣的觀點,就是在這樣的一個大環境下,其實形成生態圈還是非常重要的。所謂形成生態圈需要有互補價值的這些企業在一起,大家把自己專長的資源拿出來,使得整個生態圈從上到下,大家可以效率提升,大家可以創出更新的產品和更新的服務,這個是我們對生態圈的理解。
有幾點比較重要,在這個生態圈里面大家是參與者,真的是需要互補的,至少大家的認同觀、價值觀應該是一樣的。互補之后拿出一個自己能夠有優勢的資源。在生態圈里面當然會涵蓋物流服務商、信息服務商、貨主、穿戴設備、硬件提供商,很多角色都可以在這個生態圈里面進行互享。唯智也認為在這樣一個大的環境下,我們最后會形成一個由我們的貨主方、供應鏈的鏈主、三方,中小專線小客戶司機、收貨人形成了一個物流的生態圈,這個生態圈會整合10萬億的市場,車和資源。我們也認為不可能僅僅一個圈,一定會形成多個生態圈,但是沒有問題,大家可以在多個生態圈間實現互聯互通,協同可視,這也是我們認為非常重要的。
公有云+私有云= 混合云 打通供應鏈
作為我們供應鏈信息化解決方案提供商,我們是提供信息化服務。我們對這個市場怎么來看呢?我們原來服務了很多很多大客戶,那他們的需求是他們要做物流計劃,他們要做倉庫管理,他們要做定單管理,他們要做計費,我們在這塊信息化解決方案,也就是為我們的貨主方,為我們的企業提供的信息化服務。這塊今天還仍然很重要,因為我們跟國外的情況不一樣,就我們原來的信息化起點是比較低的,還是有很多企業需要信息化的。但是這樣的信息化原來在沒有互聯網技術的時候是比較難打通的。現在不一樣了,現在我們在企業這一塊有叫做私有云的企業信息化。同時可以延伸出來做一個公有云的平臺,就以我們互聯互通的概念來說,我們是可以對任何的私有云進行開放,把他們來打通。
為什么說這樣的架構,我們叫做混合云的架構,既有企業信息化的私有云,同時有公有云,為什么這樣的架構比較合理。當然我們也看到很多研究機構,對現代云的架構做了市場調研,包括Cloud Cruiser也在說,最近的一個調研報告顯示75%的公司將混合云納入他們的戰略規劃。混合云模式對于大型企業來說更加適合,為什么說對大型企業來說更加適合?因為大型企業之所以能夠成為大型企業通常來講是在他那個細分領域有領導力、有話語權的,因為他有非常核心的流程,他的流程跟別人的流程是不一樣的,才決定了他在這個行業有領導力。這樣的流程幾乎是不可能放在公有云上面的,因為他跟別人不一樣,他也不希望別人跟他一樣,私有的這部分一定是在私有云上面部署的。也可以是云平臺,也可以是租用的網絡、數據庫都有可能。但是應用這部分還是基于他特有的流程。
那么他來帶動他的上下游企業,可以在公有云上跟他們來對應,在這部分來講,他就是用公有云來做。從公有云的平臺,平臺服務商來講,也必須要面對這樣的市場,我是不可以用一個公有云去給一個大客戶去做定制化服務的。為什么叫公有云?公有云必須標準,流程上標準,開賬號就可以用,不可以太復雜,否則的話可能就是某某企業能用,但是公有的沒辦法用。這個度很重要,作為公有云我們必須要掌握非常合適的度,哪些是給外面的企業標準功能來用,哪些標準功能是給我們大企業來做的。用混合云的方式是最好地解決大企業的特殊需求以及中小企業的標準需求。所以我們覺得混合云是很重要的,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公有云是一個福音。原來像這樣的私有云,大型企業都是幾百萬、幾千萬的投資,對我們小企業是不可能的。對于公有云來講,它是擁有我們私有云最核心的功能,通過這樣的平臺使得中小企業提升了競爭力,不需要花那么多錢就可以享受到和大企業一樣的信息服務平臺。
從某種意義上公有云是真正在幫助這個供應鏈鏈條里面中小企業,幫助他們提升。總體來講,一個供應鏈的效率不是看老大,一定要看鏈條上面所有的參與者,如果下面的中小的不能提升,不能改進,我們整個供應鏈沒辦法改進,所以我們作為行業的服務商,我們要幫助中小的來改進,這個也是我們做混合云的一個初衷、目的。大家看到唯智公司在做信息化整體架構的時候,大家都很關注,因為有些企業說我要上TMS系統,WMS系統,哪塊是云,應該怎么辦。標準的架構部分還是企業的信息化,這個部分不能缺失,非常重要的。而另一端是把企業的私有云通過公有云延伸出來對接外部的承運商,對物流訂單做全面的管理。
沃爾瑪中國配送中心物流在途可視化項目創新想法
講個案例,比如說沃爾瑪中國,他們在美國用很高端的信息系統,包括倉儲這塊就是采用總部的系統,但是在運輸這塊沃爾瑪完全沒有辦法,中國和美國完全不一樣,美國很簡單,他做越庫,每個月臺一輛整車出去配一家大的門店,很簡單的運輸,而且車型標準,沒有再次外包。在中國不一樣,標準化、可視化問題,沃爾瑪決定我要用無紙化適合中國的解決方案來管理我的物流。看一下沃爾瑪的架構,沃爾瑪是代表大的貨主方,代表供應鏈上面領頭企業的。他在冷鏈配送這塊用路徑優化系統,他們主要解決了所有的約束問題,比如說我的門店到貨時間有時間窗,比如說冷鏈裝載的時候對裝載的器具、溫區有要求,比如說某個車輛某個時間段不能進入城市或區域。這個都需要帶有模型、解決算法的工具來做的。沃爾瑪做整體的解決方案,哪條線路分配到哪個經銷商,約柜的方式,跟他對應承運商,這個時候他們通過公有云對接,就可以直接收到沃爾瑪的定單,另外一部分是中小企業,他們自己也沒有很好的信息化系統,這時候在公有云開帳號,直接就對應沃爾瑪的定單,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就搭起了以沃爾瑪作為核心的生態圈,當然云不是沃爾瑪一家,我們現在快銷行業,基本上能夠協同的公司全部在這上面。從沃爾瑪來說,將所有的作業任務推給我們物流鏈APP,由物流鏈負責后段的移動跟蹤、拍照上傳。沃爾瑪非常關注節點和采集的情況,希望知道裝車效率,車從進入倉庫開始,什么時候開始裝車,什么裝車完畢,什么時候發車的。以前這些節點全部是手工填報,而我們現在使用智能手機的GPS定位功能和攝像頭功能等實時獲取各作業節點的數據(包括業務數據和定位信息等),并自動形成KPI信息,實現無人工干預的考核方法,杜絕手工數據失真的問題。
對于任何的平臺,我覺得現在已經是標準功能了,位置、提示、預警所有平臺都會有,平臺的功能怎么嫁接在你的物流定單上。另外分層級的管理,在一個平臺里面有操作層、中層、管理層,他們對平臺的需求是不一樣的,我們通常在做這樣的平臺的時候,一定要分層設計,對管理層來講,他們專注于匯總信息,查看的信息。我們在沃爾瑪推廣物流鏈云平臺的時候,帶動了近100家承運商在沃爾瑪上協同。原來沃爾瑪不可能跟蹤到中轉,現在所有的交接點可以跟蹤了。回單登記,沃爾瑪的門店原來對物流的要求也很高,原來門店和配送之間矛盾還是比較大的,通常我們交貨了到門店了,但是門店可能沒有及時收貨,回來的時候兩個部門對于交貨時間是有差異的。我們現在是用手機APP簽收以及回單上傳的時間來作為交貨時間,這樣兩個部門也沒有更多的差異。通過唯智混合云物流信息化解決方案的實施,目前沃爾瑪的訂單跟蹤率達到了99%,電子回單已經做到了100%,異常預警率也達到了100%,并且優化了運輸調度效率,減少了紙質單據的流轉,大大改善了運營效率。
相關線路查詢